热门搜索
SMA 非整倍体 细胞STR鉴定 男性家族排查 脆性X 叶酸 SNP Y-STR试剂 亲缘鉴定 DNA甲基化 16S/18S/ITS 采保试剂 微卫星不稳定 荧光定量PCR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提取

新闻中心

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活动信息

公司新闻

北京市医管局潘苏彦:“精准医疗离我们不远”

【2016-07-13】

导读

精准医疗是什么概念?离我们很近吗?相信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是精准医疗。小编现在对大家科普一下精准医疗小知识。

顾名思义,精准医疗就是要把医疗具体化到个人,就像国家提倡的精准扶贫一样,针对每个人需求定制方案。从科学角度出发,精准医疗就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这一概念涉及到基因检测、体外诊断、靶向药物、干细胞研究、基因编辑、数据处理、软件应用、临床研究与应用等数个科学。

精准医疗的基础是基因测序,结果是临床应用。阅微基因致力于基因检测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和科技平台,与各大医院研究所合作(如和北京肿瘤医院及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联合开展结直肠癌和胃癌的精准治疗研究),透过对于基因科技的研究与自主研发,为法医鉴定、临床和科研领域贡献一份心力。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彭嘉靖 刘品彤)“精准医疗作为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不仅是群众的需求,更是临床发展的要求,目前正是精确医疗进一步发展的最好时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潘苏彦近日做客新华网时表示,在不远的将来,精准医疗将涵盖整个医疗体系,患者可以最小损害和最低耗费去获得最佳疗效。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潘苏彦(左)近日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发 刘品彤摄

 

基因检测入诊疗 潜伏疾病早发现

“什么是精准医疗?简言之,就是将遗传密码中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用于临床实践。”潘苏彦说,当前我国的临床医疗模式如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潘苏彦解释:“当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呈现给医生的一般是病人的主诉以及表现出来的症状,例如咳嗽、发烧、疼痛之类。医院可能会给你做各种相关的化验,包括B超、X光等影像检查,但这些都是在组织和器官层面诊断疾病,只是我们在水面以上能看到的一小部分冰山。”

 

“实际上,水面下的冰山才更具危害性,例如病人的遗传背景、基因层面、免疫层面、基因变异及内分泌方面的改变。正是那些大量深层次分子的变化,才会引起组织和器官的病变,而我们对此缺乏深刻的了解。”潘苏彦说,精准医学要解决的就是针对冰山下面隐藏部分的研究。

 

潘苏彦说:“精准医疗就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据悉,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863”计划等项目中就开始了精准医学的布局。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开展精准医疗的基础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随着基因测序、大数据、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学科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精准医学也将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


图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潘苏彦。新华网发 刘品彤摄

 

面对疑难杂症 北京市属医院还需深入耕耘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目的都是要为广大的患者解决病痛。但要做好精准医疗,还需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更深入的耕耘。”据潘苏彦介绍,北京22家市属医院围绕精准医疗不断加强医疗科技创新、攻克疑难杂症,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举措。

 

“比如说像天坛医院的脑血管病研究团队,在CHANCE研究的基础上,对药物基因压组进行了更深入地分析,成功证实了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人,会降低使用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的疗效。”潘苏彦表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精准识别这一类患者,并对他们采用传统的氯吡格雷治疗加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这种双向双抗的治疗方式将提高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了世界顶尖的医学杂志JAMA上,标志着我国脑血管病精准医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潘苏彦介绍,北京妇产医院成立了“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针对更年期综合症、不良孕产史、计划妊娠、儿童孤独症、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开展了20余类药物30余个基因的检测工作,不到一年就已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精准医疗尤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北京肿瘤医院在肿瘤的精准医疗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潘苏彦介绍,“医院1983年就开始在胃癌高发现场进行一系列随访和干预研究,并得到NCI连续资助,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学术影响高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同时,肿瘤医院相继提出了胃癌亚洲指南,制定了胃癌和结直肠癌等诊疗规范,发明了NK/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方法。在黑色素瘤的个体化治疗研究方面,首次发现了一种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方法及耐药机制。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潘苏彦(左)近日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发 刘品彤摄

 

发展精准医疗 需要学科人才共同创新

“北京市属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三甲医院的定位就是应对危、重、急、难的这些疾病。在医学科技创新方面,三甲医院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医院各学科人才在相关科研领域的大胆创新。”潘苏彦说。

 

潘苏彦介绍,北京市医管局设立了重点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着重以科技创新为主,推动市属医院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工作水平,针对一些临床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加强学科人才梯队的构建和培养。

 

同时,充分发挥市属医院的专科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学科管理创新模式,如学科联合体、协同发展中心、联合攻关等,充分整合、统筹市属医院的资源,加强横向合作,全面提升各个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在相关科研领域的大胆创新和持续突破,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清华长庚医院的精准医学研究院、安贞医院的互联网医疗、宣武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等等。”

 

“在‘扬帆计划’里还有一个分支是临床新技术的创新,市属医院开展的研究都是基于临床基础之上。一线的医生最了解病人的病情,他们会结合现代诊疗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技术手段还无法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科学问题,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让病人受益。”潘苏彦表示。

 

潘苏彦说:“例如北京积水潭医院研制的骨科机器人,真正实现了智能精准化治疗。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田伟院长牵头在国内率先开展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智能技术将引领骨科的未来发展。于是历经十余年艰苦攻关,终于突破了影像导航、手术机器人、远程遥操作等技术难关,研制了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平台等核心设备,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

 

谈到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潘苏彦认为:“未来精准医疗既是社会公众的需要,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现阶段我国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像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工具,这些条件都为精准医学的开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因此,未来精准医疗会有一个令人期待的发展。”(完)


来源:新华网

4000192196    产品咨询info@microread.com   CN | EN|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ICP备09053524号